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1月的甘肃省立助产学校,学校坚守医疗战线,几经蝉变,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省医药学校、甘肃省农垦中等专业学校先后加入,游子归家,携手奋进,走出了一条由小大到、由弱到强的职教奋进之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同。
2024年以优秀等级完成省级首批“双高”建设。现有兰州新区、兰州市城关区盐场路、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武威黄羊镇4个校区,占地面积1537.92亩,全日制在校生12972人,教职工总数635人,教学、生活、体育等配套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
学校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助产、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中药学、藏医学、康复治疗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康复治疗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等18个专业,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卫生健康高职教育专业群。其中,护理、口腔医学技术两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护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助产等4个专业被甘肃省教育厅认定为甘肃省职业教育高职骨干专业。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构建了“院士进校园、博导入课堂”的学术交流机制,打造科研品牌,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大攻关项目中不断创造佳绩,有力有效支撑了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与国内大学广泛开展合作,与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开设有护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层次成人教育,形成了大专与本科并存、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并存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学校致力于职教出海,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日本、德国、菲律宾、巴基斯坦、伊朗等1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打造“中日介护(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合作品牌,开设护理专业“中德班”,共建“中德国际卫生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交流基地”与“中德国际护理人才双向实训基地”,与菲律宾亚洲圣多米尼克学院、巴基斯坦巴哈瓦尔布尔伊斯兰大学、伊朗库姆医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亚洲圣多米尼克学院将学校作为“一带一路医学教科研基地”,巴基斯坦大使馆为学校颁发“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
学校是首批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全国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
全国岐黄中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
甘肃省首批高水平职业院校;
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单位;
甘肃省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
学校遵循“医德为先,技能为本,服务师生成长,服务人民健康”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努力创新办学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卫生健康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校加挂甘肃省卫生干部学校,为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远程医学教育服务,成为全省重要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医学科学研究基地、医学信息交流基地和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基地。
未来,学校将与时俱进,砥砺奋进,积极投身到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大潮之中,践行“勤奋·自强·厚德·博学”的校训,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征程中行稳致远,为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